3月19日,生命科学学院菁英班于图书馆五楼咖啡厅召开保研交流分享会,旨在为大三学生梳理保研流程与院校选择策略,并为大二学生介绍暑期中科院实习与暑期学校的具体安排。活动共有约50名学生参与,四位主讲人分别围绕保研流程、暑期学校申请及中科院实习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解。

首位主讲人、已保送至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大四学生刘宜,详细介绍了保研的核心流程。刘宜建议,学生需提前整理个人材料,关注目标院校官网及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通知,并合理规划“冲刺校、匹配校与保底校”的投递比例。此外,部分高校对英语成绩(如六级500分以上)或科研经历有明确要求,需针对性准备。
第二位主讲人、已保送至北京大学的大四学生芸真秧宗,介绍了参加夏令营的内容。芸真秧宗建议,夏令营与期末考试周可能会有冲突,建议学生合理安排,避免时间冲突。

第三位主讲人、曾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实习的大三学生赵雅涵,介绍了中科院各研究所暑期实习项目的具体安排。实习周期一般为两周,学生需参与课题组日常科研工作,包括文献研读、实验操作(如基因编辑、电生理记录)及数据整理。

第四位主讲人、曾参与西湖大学暑期学校的大三学生罗仁杰,阐述了暑期学校的申请流程与内容。国内重点高校及科研机构主办的暑期学校通常聚焦学科前沿,例如合成生物学、结构生物学等专题,课程形式包括理论授课、实验观摩与课题研讨。 申请材料需包含个人简历、成绩证明、研究兴趣陈述及英语水平证书。罗仁杰指出,暑期学校不仅是学术能力提升的途径,还可通过课程表现获得导师推荐信,为后续保研或出国深造积累资源。多数暑期学校申请截止时间为4月至5月,建议学生提前3个月准备材料。

本次交流会旨在为菁英班成员分享实习保研经历,助力学子明确个人规划,为接下来的夏令营和实习提供经验交流。